大斩杀!

斩杀那些具有独立思想的、对民众有着影响力的反清知识分子,也就意味着斩去了汉民族的首级。

这屠杀之术,果然对百姓的心理起到了极度的震慑作用。因为恐惧遭受报复而被屠城,民众对于流寇的态度,由义愤转为惧怕。

再由极度的惧怕,转化为臣服与惶恐。

最后转化为对强者的依附和对于公道正义的憎恨。

这种心理的逐渐变化,心理学家称之为“斯德哥尔摩情结”。意思是说一旦人被置身于无力反抗的暴力之中,心中就会渐渐认同这种暴力,支持这种暴力,最后会因为自己残喘一命,而对暴力油然而生出感恩戴德之心。

能杀你而不杀你,这个就叫恩德。

由是江南百姓态度开始转变。

时有大学者黄宗羲纠集数百名读书士子起而抗清,人称世忠营,于四明山上结成山寨。四方赶来聚义的抗清人士,有四五百人。到了晚上,就见山坡上人头涌动,来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到了营寨近前,百姓们发一声喊,将火把向营寨里投去,惊得一寨英雄好汉自相践踏,著名抗清将领茅涵、汪翰被活活烧死,唯独黄宗羲侥幸逃生。

逃到了剡溪,黄宗羲再一打听,原来是四明山下的百姓们痛恨他们抵抗流寇和清兵,就自发地组织起来,消灭了他们这支游击队。

当时黄宗羲有点醒过神来了,原来汉民族最大的敌人,不是虎视眈眈的异族,而是奴性和愚昧。

那就写书,唤醒民众。

于是黄宗羲写了传世之作《明夷待访录》。书中说,皇帝这种东西,是顶顶错误的社会游戏和制度,这种制度,是敲食天下之骨髓,剥离天下之子女,以供皇帝一个人享用……谁脑子快,想想有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社会制度?

可是老百姓顾不上看书,大家正在挖洞三尺,到处打听潜伏在民间的抗清义士,只要有了发现,就争先恐后地向清廷举报。前明吏部员外郎华允诚躲藏在老家的墓地里,却仍然被火眼金睛的人民群众揪了出来,拖到流寇的刀下,一刀砍了。

原吏部主事曾亨应举兵反清,未待行动,他的亲弟弟已经急如星火跑了去报告,于是曾亨应连同儿子被杀。

前明监纪推官吴应箕,潜伏于距郡城十里之外的泥湾之处,暗中练兵。兵还没有练好,举报信已经雪片也似地飞往清廷,结果流寇大至,吴应箕被俘杀害。

曾经被李成栋三次血屠过后的江阴城里,此时又住满了百姓。由于洪承畴的流寇正和当地的义军展开拉锯战,所以老百姓家里都备了一张黄纸,上书“大清顺民”四个字。抗清军队杀来了,大家就把黄纸收起来,出城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老洪的流寇们杀来了,大家就把黄纸贴在门上,出城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你不欢迎他,这帮家伙真杀啊。

没办法。

于是洪承畴笑曰: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刀砍枪扎,天下归心。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天下事已再无悬念可言。

第一时间更新《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