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都说万事开头难, 这话确实不错。

想当年,老魏家打算送窝头去开蒙,可费了不少劲儿, 光是每天上学放学就够让人操心的。尤其那会儿窝头年岁还小, 哪怕乡下地头哪家的孩子都是打小撒丫子满村乱跑的, 但窝头去的那个私塾却是在南田村, 隔了不少距离不说,有很长一段路甚至都是没人经过的。

好在,就算当年再艰难,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也正因为窝头熬过去了, 老魏家其他人也撑住了, 再碰上类似的事情后, 就容易多了。

当年家里一个娃儿上学都难,如今办个家学都容易。

像学舍、课桌椅什么的, 都交给了大牛一个堂弟去折腾,横竖眼下才正月初七呢, 慢慢来, 赶在春耕之前搞定就行了。至于家学先生的人选, 大牛和窝头商量了一下, 由窝头先去同窗里打听一下, 到时候视具体情况再决定。

毕竟,他们也不能直接冲到其他的私塾里, 去挖人家的墙脚吧?

这事儿办得相当顺利, 他们初七这天就回到了省城,但其实省学开学没那么早的,赶回来也是想调整一下,再就是铺面里不能完全丢开手, 总得有人镇场子。

趁着尚未开学,窝头跑了几个本地的同窗家里,经人介绍找了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

据窝头所说,那是他同窗的叔祖父,学问挺扎实的,却仅限于经史子集里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反而,考秀才只需要将先人的东西牢记于心,但考举人却是需要自身的感悟和理解的,听起来仿佛差不多,可实则却是天壤之别,只能将其归咎于天赋不足。

但甭管怎么说,当启蒙先生是绝对足够了。

两边商量好了具体的束脩,以及到时候由庄子上给米粮蔬果,当然也会提供房舍。开学的时间也定下来了,就定在三月初一,先生会同他的老妻一起前往。

说是老秀才,但其实年岁也不是特别大,实际上的年纪甚至要比杨冬燕都小上五六岁,可看起来却已是满头白发,一副忧虑过度的模样。

等事情定下来后,二牛往庄子上跑了一趟,传话以及确定房舍等一些琐事。

说真的,等彻底定下来后,杨冬燕还是挺懵的。

永平王府自然也是有族学的,但事实上建立的却是特别晚,像她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在族学念的,直到孙子辈儿时,这才想起来该办个自家的学堂,好供孩子们念书。

诚然,跟上辈子比起来,老魏家其实是更晚的,因为杨冬燕曾经的长孙刘修的启蒙都是在族学完成的。但不能这么比,在她的俩儿子娶妻生子之前,刘家就已经改换门庭,从一介平民成为了顶级的勋贵。没办学堂纯粹就是因为没那个概念,而不是办不起。

可这辈子……

杨冬燕就感觉挺恍惚的,这就开始办族学了?回头再整一些田产作为祭田和学田?老魏家就这么起来了?

懵就一个字。

在短暂的愣神之后,杨冬燕倒也没再在这桩事情上纠结。办学堂挺好的,像如今的魏家,旁的不说,子嗣还是挺单薄的。就像大牛说的那样,光靠窝头一个肯定是不行的。偏生,窝头没个亲兄弟不说,连堂兄弟都没有,独木难支这个道理,杨冬燕还是很清楚的。

眼下的情况跟当初的永平王府完全不同,说白了,第一代永平王那是武将出身。再说刘家子嗣的出路有千万条,还真就不一定非要去念书走科举。

但魏氏一族……

杨冬燕灵光一闪!

“大牛,等二月底你是不是要把先生俩口子送到庄子上去?”

“对,我想亲自跑一趟,免得那头有什么不周到的,真要是缺了什么,回头我也能再让其他人捎过去。”

“那这样,你帮我给咱们家亲眷带个口信,就说只要能考上秀才的,我做主给奖励一亩地!”

魏大牛目瞪口呆:“啥、啥意思?”

杨冬燕这不是想起了上辈子的那些事儿吗?当然,永平王府办的族学里是肯定没奖励的,但这不妨碍她私下底给予奖励啊!

说白了,就是刘侾这个混账玩意儿给逼的。

这孩子打小就是个不省心的东西,吃饭都要人哄的,求爷爷告奶奶的,他才施恩一般的张嘴吃两口。等到了开蒙的年岁,好家伙,这孩子变着法子的逃课旷课,他甚至都懒得在学堂里睡大觉,要搞就搞大的。为此,他爹就没少上手抽他。

可别忘了,当时的刘侾是杨冬燕的心头宝,她觉得骂两句无所谓,但不能老是上手抽啊!就这么哄着劝着,为了让刘侾乖乖去上学,许诺了各种好东西,只差没直接将金山银山搬来了。

最后嘛,杨冬燕就不知道了,她后来凉了嘛。不过,单看刘侾直到如今都不曾考上举人的结果,估摸着奖励政策对这混账玩意儿屁用没有。

尽管首次使用以失败告终,但杨冬燕固执的认为,不是她想出来的办法不好,而是刘侾太混账!

杨冬燕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大牛。

不可否认的是,像窝头这种奇葩是很少见的,多数孩子他就是不爱学习的,当然,能混账成刘侾那种也是少见,再给杨冬燕一次机会,刘侾被他爹揍的时候,她一定会在旁边摇旗呐喊的。

“以前在乡下地头,小孩子胡闹了,当大人的就是二话不说就开揍。我感觉吧,揍当然也是有用的,但咱们可以一起来啊!不好好学习的,揍他没商量!好好学习考出成绩来的,给奖励!”

“庄稼人最在乎的还不就是田产吗?不然这样好了,考得好的奖励一块肉几斤细粮,要是能考出童生试的,以前窝头不是考了三次吗?越往后的奖励越高,考上秀才的,直接送一亩地,上衙门签红契过户的那种!再不行还能奖励驴子、牛啊!”

尚未开学的窝头,在旁边听了个全场,越听越觉得他奶说的这话相当耳熟。

低头思考了一阵子后,窝头忽的悟了:“奶你说的是奖学金制度啊!”

“啥意思?啥金子?不,不送金子!”送个屁金子,好东西当然要自个儿搂着。

见他奶急了,窝头赶紧解释道:“省学也有类似的制度,每次月考、季考、半年考、岁考的前几名都有奖励的。我有一次运气好,也得过一次奖励。”

一听这话,杨冬燕顿时来劲儿了:“那咋没见你拿回家呢?你们先生奖励了啥东西?驴子?骡子?还是小牛犊子?”

窝头:……

“奖励了我两条上好的青墨。”

其实他是拿回来了,一条留在了学堂里,一条过年前拿回家用了。但全家上下都没发现,毕竟没有人会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跑去他那屋数墨条的,再说本来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墨条。

墨条……

噫!

杨冬燕只一脸的嫌弃,很快就跳过这个话题,对魏大牛吩咐道:“你这样,买个小牛犊子啥的,不然驴崽子也成啊,然后就栓在学堂门口。一开始不要把目标定得那么高,看谁先能写出来一百个字啥的,就能把驴崽子牵回家!”

啥墨条啊!墨条能有那么大块头的驴崽子刺激人?

再说了,驴崽子还能叫唤呢。谁家得了这么个牲口都得精细的养着,一养就是三五七年的。而且牲口还不能藏着掖着,只要每次外出叫其他人看到,就会联想到要好好读书,多么鼓舞人心啊!

你家墨条会叫不?更别提墨条还是消耗品,用完了就没了,不像驴崽子,那还能生小崽子呢!

杨冬燕就觉得她这个想法特别棒,魏大牛不愧是娘控,如此之瞎的点子,他居然也觉得相当不错。

其实仔细想想,哪怕孩子还小不懂事儿,那大人呢?本来可能孩子放学后还要被大人使唤着喂鸡喂鸭生火做饭啥的,如今被这傻驴子一刺激,不得督促着好好学习?

干点儿家务活能够什么?能变出驴子来不?

就很棒!

魏大牛得了法子,高高兴兴的去完善具体内容了。

杨冬燕也是一脸的兴奋,她还是很期待结果的。因为,她想证明并不是她的法子不好,而是刘侾那熊孩子太混账!

至于窝头……

他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曾回神。

在学堂门口栓一头驴崽子什么的,光是脑补一下那个场面,就觉得特别上头。

对,就是上头!

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

等二月底,魏大牛亲自送先生夫妻俩,包括后来采买的一些普通笔墨纸砚,前往庄子上。到了那头,他一面让人安顿好先生夫妻俩,一面就将杨冬燕的决定告诉了在场的亲眷们。

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是这样的,因为杨冬燕一开始就举了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而恰好魏大牛又是个娘控,且他是没有能力创新的。所以,当他将奖励制度完善之后,几乎所有的奖励一面倒的呈现出土味儿来。

首先是好好上学的,就那种不迟到不早退的,当然更不能逃课旷课,请假就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先生批准的,那就例外。反正就这么连续一个月,那就能获得两斤肥猪肉作为奖励。

每个月都有,且不设人数上限。

其次,就是考试了,内容由先生来决定,取头三名。奖励分别是一只肥母鸡、两只肥母鸡以及三只肥母鸡。当然,肯定是第一名拿三只鸡的。

就单从这个奖励看来,魏大牛的脑子确实不是那么好使的。

还有就是每年的大考了,毕竟启蒙的学堂不可能像省学那样的,每个月都考的话,会把这群小孩子烤糊的。如果是年终大考,就奖励猪崽子、羊崽子、驴崽子。

再就是考秀才了,一应的路费全都由魏大牛包了,但凡能考过的,哪怕仅仅是区区一个县试,都奖励一头小牛犊子!

府试就加码,奖励一头刚成年的耕牛!

院试就干脆用杨冬燕的说法,但不是给一亩地,而是给三亩地,还保证是上等的好田!

至于乡试啥的,魏大牛打从心底里觉得不太可能,但没关系啊,不就是画大饼嘛!

画!

“如果咱们族里有人能通过乡试考上举人,我做主,奖励他三十亩肥田!”

这他娘的场面能不失控,才叫奇了怪了。

像他们这些刚从乡下过来还不到一年的庄稼人,其实是想不到举人有多金贵的,因为这已经脱离了他们能够想象到的界限。但三十亩肥田却是实实在在的,光听大牛这么一说,就深深的烙刻在了他们心中,刺激着他们的大脑。

哪怕举人太遥远了,那眼前最简单的一个事儿,一个月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课,容易吧?转眼就是两斤肥猪肉啊!

……

魏大牛跟族亲们实行的是雇佣制。

眼下的佃农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从东家那头租赁田产来种,按照事先的约定,在秋收后给予东家几成的收获,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对地主来说也是最省时省事的。

还有另外一种则是雇佣的,像他们给魏大牛做事,魏大牛会出房舍给他们住,也会给他们口粮,到了年底会分一些肉和部分钱。这种法子是需要互相信任的,不然就会出现庄户散漫不已,横竖东家就是包他们食宿的,干不干活也无所谓。

老魏家采用后一种法子,更多的是考虑到后续还会有人搬过来的,要是直接将所有的田产都赁出去了,以后就该抓瞎了。

再一个,也是杨冬燕建议的,她想趁着自家尚未真正的发达,看看族亲里头,哪些是人哪些是鬼,也方便日后区分开来。

说白了就是,老魏家不靠这百亩良田来吃饭,再说以后日子长着呢,用一时的小利看透人心,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但那是以前了。

以前或许真的会有人打着偷懒的小心思,那些人倒不一定是坏人,就是懒呗。别以为乡下地头就没懒货,只是因为以前没机会偷懒罢了。

但如今……

忽的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牛叔,我能去学堂念书吗?”

大牛瞅着这个已经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实,这个年岁开蒙肯定是已经晚了,且基本就无缘仕途了。但要是单纯的学几个字,脱离睁眼瞎的范畴,却还是可以的。直接将人家的希望掐灭,就不太适合,但直接同意也不行。

“魏家主可否听老夫一言。”

先生其实已经站在旁边挺久了,只是在场的人太激动了,完全没注意到他。

直到他开了口,魏大牛……

“先生您说。”家主啥的,听得大牛都懵了。

“针对那些已经错过开蒙年岁之人,老夫觉得可以通融一番,倒不需要逼着他们每日来学堂上课,只要他们能私底下用功,参加考试即可。当然,老夫也会为他们额外出一份卷子,考认字考数筹,魏家主意下如何?”

你问大牛意下如何?他只想求你别喊他家主了。

不过,先生提出的法子确实可行。

将孩子跟少年郎区分也是有好处的,免得给这帮小毛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再说两者的教育范畴本身也不是重叠的。至于奖励嘛,完全可以另外再想嘛!

“就照先生说的这么做,奖励就取考试前三名,就奖……”大牛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不远处小河里正在戏水的肥鸭鸭身上,“奖励鸭子,第一名三只,第二名两只,第三名一只!”

就很土。

将土味儿贯彻到底的那一种。

偏偏,这些族亲们就是吃这套!

大牛在庄子上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离开的。在他离开庄子前,就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爹娘训孩子了,让他们好好学,争取给家里添牛羊猪。

再就是,方家人当晚偷偷的来找过他,涨红着脸搓着手心不安的问他,家里孩子也想念书,问能不能少一些束脩,他们希望自家所有的孩子都能念书,但家里确实供不起。

“全部免费,方家的孩子跟咱们老魏家的一个待遇,考得好也有奖励,要是能考上举人,那三十亩地的奖励我也给!”

大牛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吓傻了方家人,忽的他们差点儿没给大牛跪了。

当然,大牛也差点儿给他们跪了。方家是他的丈人家啊!瞅着老丈人和大舅哥要给他跪下,你说他慌不慌?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立马开溜了。

等回到了省城,大牛将事情跟家里人一说,全家老小都觉得很完美,包括承诺方家人跟魏氏族人一个待遇的事儿。

乍一看,考上举人白送三十亩地,确实是挺离谱的。但其实,考举人的难度真心不亚于上青天啊!

换句话说,还能承诺考上状元给一千亩地呢,关键你能考上吗?

这不是祖坟冒青烟,这是炸了啊!

连杨冬燕都夸大牛干得漂亮,夸在画大饼一事上,简直就是天赋异禀。

隔了好久,等窝头再度回家时,这个奖励制度已经实行了一个多月了,也就是说,起码第一个月的全勤奖是发下去了。

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不旷课,满一个月就能得到两斤肥猪肉哟~!  

窝头:……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奖学金制度在各个学堂都挺常见的,省学是因为本身就全部免费,还有朝廷格外的钱粮补贴,连带四季衣裳都是有的。再就是,考上了举人后,省学会专门出一笔钱,作为去南陵郡会试的路费。

也因此,正常情况下省学是不发钱的,他们嫌掉份。

但像下一级的府学、县学,因为各种补贴远不如省学,所以每季的季考前三都是干脆利索的发银子,从二两到五两不等。

不过更多的学堂,奖励给学生的都是文房四宝,或者其他书籍。也有那种,允许誊抄一份先生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等,像给奖励鸡鸭牛羊猪驴……

世界真奇妙。

作者有话要说:  

土味奖学金,你值得拥有。

【二更√】

第一时间更新《老太太的咸鱼人生》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羊皮卷

奥格·曼狄诺

白银时代

王小波

黎明前他会归来

藤萝为枝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