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奉元路,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陕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初,并云阳县入泾阳,栎阳县入临潼,终南县入盩啡。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
录事司。
县十一
咸宁,长安,咸阳,兴平,临潼,蓝田,泾阳,高陵,鄠县,盩啡,郿县。
州五
同州,唐初为同州,又改冯翊郡,又复为同州。宋为定国军。金因之。元仍为同州。领五县:
朝邑,白水,郃阳,澄城,韩城。
华州,唐改镇国军。宋改镇潼军。金改金安军。元复为华州。领三县:
华阴,蒲城,渭南。
耀州,唐初立宜州,后为华原县,后又为耀州。宋为感义军,又改感德军,又为耀州如故。金因之。元至元元年,并华原县入州,又并美原入富平。领三县:
三原,富平,同官。
乾州,唐以高宗乾陵所在,改醴泉县为奉天,又升为乾州。宋改醴州。金复改乾州。元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寿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
醴泉,武功,永寿。
商州,唐初为商州,又改上洛郡,又复为商州。宋及元皆因之。领一县:
洛南。
延安路,唐初为延州,又改延安郡,又为延州。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改延安路。户六千五百三十九,口九万四千六百四十一。领县八、州三。州领八县。
县八
肤施,甘泉,宜川,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
州三
鄜州,唐初为鄜州,又改洛交郡,又复为鄜州。宋、金因之。旧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元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
洛川,中部,宜君。
绥德州,唐绥州,又改上郡,又为绥州。宋为绥德军。金为州,领八县。归附后,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青涧,又并义合、绥德入本州。领二县:
青涧,米脂。
葭州,唐银州。宋为晋宁军。金改为葭州。元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卢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领三县:
神木,吴堡,府谷。
兴元路,唐为梁州,又改汉中郡,又为兴元府。宋仍旧名。元立兴元路总管府,久之,以凤、金、洋三州隶焉。宋时领南郑、西县、褒城、廉水、城固五县,后废廉水入南郑。元初割出西县属沔州,以洋州西乡县来属。户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万九千三百七十八。领县四、州三。
县四
南郑,城固,褒城,西乡,
州三
凤州,唐初为凤州,后升节度府。宋为团练州。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县并入州,隶兴元路。
洋州,唐改洋川郡,又复为洋州,后更革不常。宋复为洋州。元至元二年,省兴道、真符二县入州。
金州,唐改西城郡为金州。宋升为金房开达四州路。元为散州。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凤翔府,唐为扶风郡,又为凤翔府,号西京。宋、金因其名。元初割平凉府、秦、陇、德顺、西宁、镇原州隶巩昌路,废恒州,以所领盩啡县隶安西府路,寻立凤翔路总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户二千八十一,口一万四千九百八。领县五:
凤翔,扶风,岐山,宝鸡,麟游。
邠州,唐豳州,以字类幽,改为邠。宋、金以来皆因之。领县二:
新平,淳化。
泾州,唐改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彰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川。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省,所隶不一,今直隶省。领县二:
泾川,灵台。
开成州,唐原州。宋为镇戎军。金升镇戎州。元初仍为原州。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仍视上都,号为上路。至治三年,降为州。领县一、州一。
县一
开成。
州一
广安州。
庄浪州。
巩昌等处总帅府
巩昌府,唐初置渭州,后曰陇西郡,寻陷入吐蕃。宋复得其地,置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五府及秦、陇、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二十七州,又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属脱思麻路总管府。六年,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七年,并洮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属脱思麻路。十三年,立巩昌路总管府。十四年,复行便宜都总帅府事,其年割隆庆府,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广元路。二十一年,又以泾、邠二州隶陕西汉中道宣慰司,而帅府所统者,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凡四;秦、陇、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州凡十有五。户四万五千一百三十五,口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七十二。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
陇西,宁远,伏羌,通渭,鄣县。
平凉府,唐为马监,隶原州。宋为泾原路,升平凉军。金立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
平凉,崇信,华亭。
临洮府,唐临洮军。宋为镇洮军,又为熙州。金为临洮府。元至元十三年,复以渭源堡升为县。领县二:
狄道,渭源,
庆阳府,唐庆州。宋环庆路,改庆阳军,又升府。金为庆原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并安化、彭原入焉。领县一:
合水。
秦州,唐初为秦州。宋为天水郡。金为秦州。旧领六县。元至元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秦安,治坊入清水。领县三:
成纪,清水,秦安。
陇州,唐改汧阳郡,复为陇州。宋、金置防御使。旧领四县。元至元七年,省吴山、陇安入汧源,十三年,罢防御使为散郡。领县二:
汧源,汧阳。
宁州,唐初改北地郡为宁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
真宁。
定西州,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沦于先零。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寨,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
镇原州,唐原州,又为平凉郡。宋、金因之。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之东山、三川二县来属。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
西和州,唐岷州,又改和政郡,又仍为岷州。宋改曰西和。旧领县三,大潭、祐川军兴久废,惟有长道一县,元至元七年,亦并入本州。
环州,唐改威州。宋复为环州,后与庆州定为环庆路。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旧领通远一县,元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金州,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静宁州,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水洛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
隆德。
兰州,唐初置,后改金城郡,又仍为兰州。宋、金因之。元初领阿干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七年并司县入本州。
会州,唐初改西会州,又为粟州,又为会宁郡,又为会州。宋置敷川县。金置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弃新会州,迁于所隶西宁县。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徽州,元兵入蜀,凤州二县首降,以凤州仍治梁泉,别置南凤州治于河池。后又升永宁乡为县,与两当同为属邑。至元元年,改为徽州。七年,并河池、永宁二县入州。领县一:
两当。
阶州,唐初置武州,又改武都郡,又更名阶州。宋因之。今州治在柳树城,距旧城东八十里。旧领福津、将利二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成州,唐初为成州,又改同谷郡,后仍为成州。宋因之。旧领同谷、栗亭二县。元初岁壬寅,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今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
金洋州,本隶兴元路,戊戌岁,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河州路。领县三:
定羌,宁河,安乡,
雅州。领县五:
名山。泸山,百丈,荣经,严道。
黎州。领县一:
汉源。
洮州。领县一:
可当。
贵德州。
茂州。领县二:
汶山,汶川。
脱思麻路。
岷州。
铁州。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
礼店文州蒙古汉儿军民元帅府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成都路,唐改蜀郡为益州,又改成都府。宋为益州路,又为成都府路。元初抚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雅、黎、邛隶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属吐蕃招讨司,降崇庆为州,隆州并入仁寿县,隶本府。户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领司一、县九、州七。州领十一县。
录事司。
县九
成都,华阳,新都,郫县,温江,双流,新繁,仁寿,金堂。
州七
彭州,唐置蒙州,又为彭州。宋及元因之。领二县:
蒙阳,崇宁。
汉州,唐为德阳郡,又为汉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领三县:
什邡,德阳,绵竹。
安州,唐置石泉县。宋升为军。元中统五年,升为安州。领一县:
石泉。
灌州,唐导江县。五代为灌州。宋为永康军,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导江、青城二县户少,省入州。
崇庆州,唐为唐安郡,又为蜀州。宋为崇庆军。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二十年,改为崇庆州,并江原县入州。领二县:
晋原,新津。
威州,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二县。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入州。领一县:
通化。
简州,唐析益州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嘉定府路,唐初为嘉州,又改犍为郡,又仍为嘉州。宋升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旧领龙游、夹江、峨眉、犍为、洪雅五县。二十年,并洪雅入夹江。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三县。
录事司。
县四
龙游,夹江,峨眉,犍为。
州二
眉州,唐改嘉州,又仍为眉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嘉定路。领二县:
彭山,青神。
邛州,唐初置邛州,又改临邛郡,又仍为邛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并临邛、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一县:
大邑。
广元路,唐初为利州,又改益昌郡,又复为利州。宋为利州路,端平后兵乱无宁岁,地荒民散者十有七年,元宪宗三年,立利州治,设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帅府,改为广元路。户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九万六千四百六。领县二、府一、州四。府领三县,州领七县。
县二
绵谷,昭化。
府一
保宁府,唐隆州,又改阆州,又为阆中郡。后唐为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改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领三县:
阆中,苍溪,南部。
州四
剑州,唐为始州,后改剑州。宋升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剑州。领二县:
普安,梓潼。
龙州,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江油郡,又改应灵郡。宋改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清川二县入焉。
巴州,唐初改巴州,又改清化郡,又为巴州。宋领化城、难江、恩阳、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下通江二县入曾口。领二县:
化城,曾口。
沔州,唐初为兴州,又为顺政郡,又改兴州。宋改沔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
铎水,大安,略阳。
顺庆路,唐为南充郡,又改梁州,又改充州。宋升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六。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
南充,西充。
府一
广安府,唐属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
渠江,岳池。
州二
蓬州,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
相如,营山,仪陇。
渠州,唐初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
流江,大竹。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
县四
郪县,中江,射洪,盐亭。
州二
遂宁州,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
小溪,蓬溪。
绵州,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路。领二县:
彰明,罗江。
永宁路。领州一。
筠连州。领一县:
腾川。
四川南道宣慰司
重庆路,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十县。
录事司。
县三
巴县,江津,南川。
州四
泸州,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
江安,纳溪,合江。
忠州,唐改为南宾郡,又为忠州。宋升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
临江,南宾,丰都。
合州,唐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定远,石照。
涪州,唐改为涪陵郡,又改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
武龙。
绍庆府,唐黔州,又黔中郡。宋升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户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领县二:
彭水,黔江。
怀德府。领州四。
来宁州,柔远州,酉阳州,服州。
夔路,唐初为信州,又为夔州,又为云安郡,又仍为夔州。宋升为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总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户二万二十四,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八。领司一、县二、州七。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
奉节,巫山。
州七
施州,唐改清江郡,又改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因之。旧领清江、建始二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一县:
建始。
达州,唐为通州,又改通川郡,又仍为通州。宋更名达州。元至元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路。领二县:
通川,新宁。
梁山州,本梁山县,宋升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
梁山。
万州,唐改浦州为万州,又改南浦郡。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
武宁。
云阳州,唐云安监。宋置安义县,后复为监。元至元十五年,立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焉。
开州,唐改为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及元皆因之。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古僰国,唐戎州。贞观初徙治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宋升为上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
县四
宜宾,庆符,南溪,宣化。
州二
富顺州,唐富义县。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古夜郎之属境,邻乌蛮,与长宁军地相接,均为西南羌族,前代以为化外,置而不论。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立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古牂牁属地,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
军一
长宁军,唐置长宁等羁縻十四州、五十六县,并隶泸州都督府。宋以长宁地当冲要,升为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州一
戎州,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前代以化外,置而弗论。唐武后时,恢拓蛮徼,设十四州、五团、二十九县,于本部置晏州。元至元十三年,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叛服不常,州治在箐前。所领俱村囤,无县邑乡镇。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乃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后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盖亦如唐羁縻之,以为西蜀后户屏蔽。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昝顺引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授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奇以武恩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訹上罗星夷,行枢密院讨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其境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三年,昝顺引本部夷酋得颜个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志。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至元十三年收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山落牟许满吴,麽落财,麽落贤,腾息奴,屯莫面,落搔,麽落梅,麽得幸,上落松,麽得会,麽得恶,落魂,落昧下村,落岛,麽得享,落燕,落得虑,麽得了,麽腾斛,许宿,麽九色,落搔屯右,麽得晏,落能,山落寡,水落寡,落得擂,麽得具,麽得渊,腾日彯,落昧上村,赖扇,许焰,腾郎,周头,卖落炎,落女,爱答落,爱答速,麽得奸,阿郎头,下得辛,上得辛,爱得娄,落鸥。
诸部蛮夷:
秦加大散等洞。
叙崖冒朱等洞。
陇堤纣皮等洞。
石耶洞。
散毛洞。
彭家洞。
黑土石等处。
市备洞。
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
洪望册德等族。
大江九姓罗氏。
水西。
鹿朝。
阿永蛮部。
师壁洞安抚司。
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阿者洞。
谢甲洞。
上安下坝。
阿渠洞。
下役洞。
驴虚洞。
钱满等处。
水洞下曲等寨。
必藏等处。
酌宜等处。
雍邦等寨。
崖笋等寨。
冒朱洞。
麻峡柘歌等寨。
新附嵬罗金井。
沙溪等处。
宙窄洞。
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肃路总管府。八年,改甘州路总管府。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户一千五百五十,口二万三千九百八十七。
永昌路,唐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
西凉州。
肃州路,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年,西征,攻肃州下之。世祖至元七年,置肃州路总管府。户一千二百六十二,口八千六百七十九。
沙州路,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初,西夏陷瓜、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
瓜州,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亦集乃路,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
宁夏府路,唐属灵州。宋初废为镇,领番部。自唐末有拓拔思恭者镇夏州,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天禧间,传至其孙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后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领州三。
灵州,唐为灵州,又为灵武郡。宋初陷于夏国,改为翔庆军。
鸣沙州,隋置环州,立鸣沙县。唐革州以县隶灵州。宋没于夏国,仍旧名。元初立鸣沙州。
应理州,与兰州接境,东阻大河,西据沙山。考之图志,乃唐灵武郡地。其州城未详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
山丹州,唐为删丹县,隶甘州。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二十二年,升为州,隶甘肃行省。
西宁州,唐置鄯州,理湟水县,上元间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立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二十四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以镇其地。
兀剌海路。
第一时间更新《元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