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公元439年~472年),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字休炳,小字荣期,生于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十月,初封淮阳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改封湘东王。后杀侄继位,是为刘彧。

刘彧幼时,其生母沈婕妤去世,由刘骏的生母路淑媛抚养成人。刘彧少时脾性温和,处事稳重,风姿端雅,深得路淑媛的喜爱。其三兄刘骏即皇位后,尊母亲为太后,刘彧孝敬路太后,常在左右侍奉医药。刘骏性情暴戾、猜忌,诸弟多被无端猜忌甚至遭害,惟刘彧例外,兄弟关系融洽亲热。及刘骏去世,刘子业即位后,刘彧的灾难开始了。当时文帝的19个儿子,在南方的只剩下刘祎、刘彧、刘休仁、刘休祐、刘休若六人,其中刘祎虽然年长,但人才庸劣,刘休范、刘休若年龄尚小,故能被刘子业容忍。刘彧和刘休仁、刘休祐年长,而且历任重州刺史,具有政治、军事经验,并拥有实力较强的军队,身边围绕有一批文武将吏,是对皇位的最大威胁,所以被刘子业视为心腹之患,常将三人留在身边,不得擅离宫中。三王失去了行动自由,还要时常遭受刘子业的百般凌辱。

三王之中,数刘彧年长,自然成了刘子业迫害的主要目标。每当此时,他心里愤怒到了极点,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有好多次刘子业动了杀念,虽未动手,却把他吓得不轻。缘此,他暗中密切注视外间动静,等待时机下手杀死刘子业。他的亲信阮佃夫、李道儿等积极活动,在刘子业的卫士中寻找不满者。刘子业喜怒无常,杀戮无度,不但王公大臣,而且左右卫士也人人自危,各怀异志,只因惧怕刘子业的几个爪牙宗越、谭金、童太一等,不敢轻举妄动。刘子业的左右中,有一主衣名叫寿寂之的,特别不合刘子业的眼,因此整日心惊肉跳,不知何时大祸临头。阮佃夫等得知这一情况,主动与他联系,共谋废弑刘子业,双方一拍即合。此时,民间盛传“湘中当出天子”,刘子业闻知后非常不安,决定杀掉湘东王,再巡视湘州与荆州,以彻底压下这一谣言,巩固皇位。刘彧知形势紧迫,连忙秘密指使亲信钱蓝生密切注视刘子业的行止,以便随时动手。

就在刘子业准备杀刘彧的当天晚上,即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刘子业在竹林堂亲自射鬼,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彧、会稽公主等都随从前往,惟刘彧不被召,这表明他将大祸临头了。此时的刘彧,一人独困于秘书省,无法和外界联系。焦急中,只见刘休仁一步跨进来,向他施礼称臣。他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刘休仁拉到西堂,登上御座,召见众臣。寿寂之当众宣布:“湘东王受太皇太后令,除狂主,今已平定。”众臣虽然心中惶惑,但得知狂暴的刘子业已死,皆人人庆幸,纷纷整衣入宫拜见刘彧。刘彧虽未正式即位,但凡事全称令书施行,已成为实际的皇帝了。

当夜,刘彧以路太皇太后名义发布命令,历数刘子业的罪行,宣布由湘东王刘彧继承皇极。第二天,刘子业的几个心腹宗越等入宫求见,刘彧皆以礼相待,好言抚慰,众人稍安。刘彧安抚宗越等人后,又以太皇太后名义下令,赐刘子业的同母弟、妹豫章王刘子尚和会稽公主死。

刘子业死后,横尸太医阁口,无人问津。蔡兴宗见了,忙找到刘彧的妻兄、尚书右仆射王或,说:“他虽然凶悖无道,但也是天下之主,宜使其葬礼粗足;如像现在这样,四海必会乘机以此为辞兴兵讨伐。”王或听了,来找刘彧,将蔡兴宗的一席话告诉他。刘彧听了,心中暗暗感谢蔡兴宗的提醒:此时四方州镇对他拥护与否,还是个未知数,需小心谨慎,不能落下任何把柄,给人以可乘之机。于是,他忙令人为刘子业收尸,举行了葬礼。

为了进一步笼络和稳定人心,刘彧又特意提拔太后的侄子路休之为黄门侍郎,路茂之为中书侍郎,以宽慰太后的心。

十二月吉日,刘彧正式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泰始。追尊已去世的生母为“宣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

刘彧继位后,很快下诏进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刘子勋是孝武帝刘骏的第三子,年方10岁,府州事务全由长史邓琬作主。刘子业未死前,曾命人拿了毒药去毒杀弟弟刘子勋,邓琬起兵反抗,还未来得及有大的军事行动,刘子业就被宿卫将士杀死,刘彧被拥立为帝,对刘子勋加官进级的诏命也随后送往江州。江州佐吏见到令书,都很高兴,一同来见邓琬,邓琬却深不以为然,他认为:晋安王刘子勋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其父孝武帝刘骏也是排行第三,刘骏又是在江州刺史任上于浔阳(今江西九江)起兵夺取帝位的,这一切都预示举刘子勋起兵,定能马到成功!邓琬作主起兵后,刘子勋的七弟、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和六弟、会稽太守浔阳王刘子房都由其长史作主,起兵响应。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刘子勋在浔阳即帝位,改元义嘉,正式与刘彧分庭抗礼,由此就爆发了一场以刘彧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和以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之间的大混战。

刘彧得知浔阳举兵、四方响应的消息后,焦虑万分,急召众臣商讨大计。蔡兴宗建议:“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以至信待人。叛者的亲戚遍布宫省,若对其亲友绳之以法,我朝会立即土崩瓦解,要向四方宣明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必能克敌制胜,望陛下勿忧。”刘彧听了,连连称善。于是广施仁政,以“罪不相及”为瓦解敌军、巩固军心的主要政策。

不久,豫州刺史殷琰起兵应浔阳的消息传到建康。刘彧知殷琰素无兵权,一直被出身土豪的右军参军杜叔宝所制约,起兵附浔阳非其本意。所以,对殷琰在建康的家族厚加抚慰,无半点难为之意。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刘彧亲自调兵遣将,讨伐叛军。以山阳王刘休祐督刘缅等西讨殷琰。又派巴陵王刘休若督沈怀明、张永、萧道成等诸军东讨会稽。东讨军是主力部队,将士多为东境人,父子兄弟皆已归附刘子房。刘彧为大军送行时,特意广为宣示:“朕方务德简刑,使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勿要顾虑亲戚。”刘彧也果真履行诺言,凡叛者有亲党在建康为官的,皆让其居职如故。

东讨军出师不久,路太后突然去世。传说为刘彧毒死。自刘子勋于浔阳起兵称帝以来,路太后心里暗暗祈祷孙子们得胜。一日,她请刘彧饮酒,在酒中偷放了毒药。刘彧正要举杯饮下时,旁边的侍者暗中轻拉他的衣襟,他马上明白了,恭敬地站起,举杯劝太后饮下。当日,路太后就去世了,刘彧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不久,刘彧接到捷报:东讨军大胜,生擒浔阳王刘子房,斩作主起兵的孔觊等,其余等全被原宥。

东境平定之后,刘彧调集增援大军,全力应付长江中游的军事压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入浔阳,斩11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并传首建康。不久,又陷荆州。刘彧下令:赐临海王刘子顼、安陆王刘子绥、邵陵王刘子元死。刘子勋的将吏中有不少人才,刘彧欲揽为己用,曾下旨赦免他们,但不少人忠于旧主,不肯苟活于世,自杀以殉。对这些死节之臣,刘彧也下诏追赠。

浔阳王刘子房被活捉后送回京师,刘彧饶恕其罪,将他贬为松滋侯,养活起来。对刘骏的其他9个儿子,仍如平日一样对待。刘休祐平定寻阳后返回京师,向刘彧献计:“松滋侯兄弟尚在,将来非社稷之计,宜早日安排他们的事。”刘彧最后下令:松滋侯刘子房、永嘉王刘子仁、始安王刘子真等皆赐死。刘骏的28个儿子,到这时全部死光了。路太后的两个侄子路休之、路茂之也同时被杀害了。

泰始六年(470),刘彧将自己刚出生的第九子萧赞封为武陵王,出继给刘骏,顶起这一支门户,以表示自己的博爱之情。

刘彧生得白白胖胖,眉慈眼善,风度儒雅,爱好文辞,好读书。即帝位前,曾撰有《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注《论语》两卷,皆行于当世。即帝位后,引进不少才学之士在身边。又让人在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常亲自前去听讲。其行为最初与哥哥刘骏和侄子刘子业完全不同,是一个仁慈好学之君。

然而,只有27岁的刘彧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且并非长寿之人。他最担心太子年幼,恐自己百年之后有人会取而代之,因此对那些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和事采取了特别严厉的镇压措施,猜忌心也越来越严重。

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柳欣尉等欲拥立太尉庐江王刘祎。刘祎是刘彧的八哥,因为人才庸劣,不被世人看重,几个弟弟也都轻视他。刘彧即位后,任他为中书监、太尉,而国家大事却从不与他商讨。刘祎虽然不大聪明,却也知道对此不满,后来柳欣尉等谋反,欲拥立他,他就与其相互呼应起来。刘彧接到密告后,下诏降刘韦为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并派心腹杨运长领兵监视。后来,刘彧又令有司上奏,告刘祎对皇上不满,请求穷治其罪。接到上奏后,他先是假惺惺地不准奏,接着下令免刘祎的官爵,派人持节奉诏逼令他自杀。

泰始七年,刘彧病重,对几个弟弟越来越不放心,开始筹划除掉他们。

晋平王刘休祐在兄弟中排行十三,性情刚戾,素无才能,又常常违忤刘彧的旨意,兄弟之间关系不洽。刘休祐任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期间,贪淫财色,残酷剥削。荆州百姓不堪重剥,怨声载道。因此,刘彧调其另任南徐州刺史,但只让其长史、司马等行府州事,让他留在京师。

泰始七年二月的一天,刘彧率臣僚出外射雉。傍晚将返时,见有一雉不肯入场,便令刘休祐射这只雉,并对他说:“若不得雉,就不要回来。”刘休祐得令,单人驰马而去,而他的随从都在部伍后面,没有随他前往。看着刘休祐远去的背影,刘彧微微一笑,向寿寂之等使了个眼色,寿寂之会意,带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尾随赶去。刘休祐正东张西望寻找跑掉的雉时,忽然见寿寂之等要他即刻下马受死。刘休祐听了,火气直冲,凭借着勇壮有力,挥拳左右排击,众人皆不得靠近。后有一人偷着从后面袭击,才使他掉下马来,众人冲上去七手八脚将他打死。随后,寿寂之派人飞快骑马向刘彧报告:“骠骑落马。”刘彧听了,心中明白事已办妥,表面上却假作吃惊答道:“骠骑体大,落马可不容易啊。”说完,忙令御医前去看视。这时,刘休祐的左右随从也闻讯赶来,见刘休祐已死去多时了。刘休祐死时年仅28岁。

刘休祐死后,始安王刘休仁知道,接下来要遭杀身之祸的,将是他们亲兄弟了。刘休仁在众兄弟中排行仅次于刘彧,二人都爱好文辞,从小关系极好,后又共度艰难时日,在前废帝刘子业的暴政时期同遭迫害,刘休仁用自己的机智和诙谐,多次救过刘彧。刘子业被杀后,是刘休仁第一个向刘彧称臣,把他推上了皇位。泰始初年,当四方反叛时,刘休仁亲督大军与江州方面对阵,为平定浔阳立下大功。他是刘彧的得力臂膀,任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等要职,为刘彧所倚重,内外大臣也纷纷投靠巴结他,一时成为众望所归。刘彧见刘休仁权重望高,渐渐不高兴起来。刘休仁是个聪明人,忙上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刘彧也就顺水推舟准其奏。泰始六年,刘彧又命刘休仁进位太尉,领司徒,刘休仁再三辞让,不肯接受。

一日,刘彧召心腹杨运长密商身后之计。杨运长惯会察言观色,深知刘彧有除掉刘休仁以保幼子之意,加上他素有野心,欲刘彧死后他好居中秉权,正怕刘休仁使他的阴谋落空,于是他极力支持刘彧的主张,要刘彧务必除掉刘休仁,以免后患。刘彧见杨运长也主张杀掉刘休仁,便暗暗打定了主意。

忽有一日,刘彧病情恶化,多次昏厥,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大家都认定刘彧死后刘休仁必能执掌朝政,因此大小官吏纷纷到东府造访刘休仁的亲信。而那些正在宫内值日不能外出的官员们,则惶恐不安。刘彧病情和缓后听说此事,更加厌恶刘休仁。五月的一天,刘彧召刘休仁入宫,对刘休仁说:“今晚先在尚书下省住一宿,明日一早再来见我。”当天夜里,派人带药去赐刘休仁死。刘休仁气得大骂:“主上得天下,是靠谁之力!孝武帝谋杀兄弟而子孙灭绝,今日又重蹈覆辙,宋祚怎能长久!”骂完,气咻咻地将药喝下。刘彧派人走后,惟恐有变,乃硬撑病体乘车舆出端门,听说刘休仁已死,进去看视后才放心。随后下诏称刘休仁预谋反叛,谋泄畏罪自杀。他怕众臣不服,又下诏牵强附会历数刘休仁的罪状,以安人心。

巴陵王刘休若在弟兄中年龄最小,是文帝第十九子。刘休祐死后,建康民间流传一谣言,称刘休若有至贵之相。当时,刘休若正任荆州刺史,刘彧特意将谣言报知给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刘休若果然忧惧交加。接着,刘彧调刘休若任南徐州刺史。刘休若的心腹将佐皆认为他若进京,肯定大祸难免。中兵参军王敬先劝刘休若拥兵据州不受调遣,好处是上可以匡天子、除奸臣

,下可以保境土、全一身。刘休若平时谨慎怕事,表面上答应王敬先,待他出门,派人将他抓获,报告刘彧后把他杀死了。

刘休若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听说刘休仁已死,更加害怕。刘彧怕他将来倾夺幼主,只有杀了他才能免除后患。可刘休若不在京师,正在南徐州刺史任上,手握重兵,不宜轻易下手。为此,刘彧颇费心思。他初欲派人去杀死刘休若,又怕刘休若不奉旨;后又打算召刘休若入京,又恐其猜疑惊骇。经反复考虑,乃定下一计:假装迁刘休若为江州刺史,征其还京拜官。刘彧多次亲笔写信给刘休若,言词和气亲热,约他回京赴七月七日宴。刘休若刚一回京,刘彧马上派人往其宅第赐死。24岁的小弟弟刘休若死后,刘彧只剩下一个弟弟桂阳王刘休范了。因他人才凡劣,不会威胁幼主,所以才免遭杀身之祸。

当了几年皇帝的刘彧,已不像即位初那样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而是变得贪图享乐,迷信鬼神,猜忌杀戮大臣了。

一次,刘彧令百官献物,大臣们纷纷献上珍器异宝和大量钱币以取悦他,只有始兴太守孙奉伯不识相,仅献琴书而已。刘彧大怒,封药赐其死,幸而片刻又消了气,孙奉伯才免于横死。

刘彧统治末年特别迷信鬼神,忌讳很多,说话和文书用词都极讲究,凡祸败病丧及怀疑与此相似应回避的禁语,有数百千种,若有犯者必严加惩罚。皇宫内外常虑触犯忌讳,人人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民间称“宣阳门”为“白门”,刘彧认为“白门”不吉利,特别忌讳。一次,尚书右丞江谧不慎说出了“白门”二字,刘彧马上变了脸色,厉声呵斥道:“白你家门!”吓得江谧跪在地上,一个劲磕头谢罪,过了好久刘彧才算稍解怒气,令他离去。

皇宫内的禁忌尤其多,移动一下床、整修一下墙壁这样的小事,刘彧都要先祭祀土神,让文士作文词祝策,像搞大型祭祀一样。

由于多年对北魏作战,国库空竭,内外百官的俸禄都成了问题,而刘彧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所需的物品,务求精美华丽,每一件都要造正御三十副,御次三十副,副又三十副,加起来是九十副。百姓负担不起,苦不堪言。

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的刘彧加紧安排后事,清除那些有可能危害或威胁幼子的人,并安插好自己信任的人:

那个勇健凶狠的寿寂之,就是杀掉刘子业使刘彧即皇位的人,这样的人虽有功但不能信任,尤其不能留给下一代。正好,有司奏寿寂之擅杀逻尉,刘彧令将其徙往越州,在半道上将其杀掉。

吴喜骁勇善战,又能体恤民情,联络朝臣,故刘彧下诏:吴喜于宅中赐死。

一次,刘彧梦到有人告发豫章太守刘愔欲反。醒来后,刘彧不分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到豫章郡去杀死刘愔。

皇后之兄王景文知刘彧对自己不放心,忙上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言辞恳切,但刘彧并不批准。泰豫元年(公元472年)二月的一天,刘彧派人带毒药到王景文处,赐其死。当时,王景文正和人下棋,打开来人所带的刘彧手书敕令,只见上面有赐死之语,还有刘彧的解释:“与卿周旋,欲保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看罢敕书,王景文神色不变,继续与客人下棋。一局棋罢,又有条不紊地将棋子全敛在棋盒中,这才徐徐说出一句话:“奉敕被赐死。”并把敕书拿给客人看。因赐死只是王景文一人死,并不株连整个家族,故王景文还坐下亲自写信向刘彧致谢,然后饮鸩而亡。

不信任的全杀了,信任的是谁呢?

褚渊在刘彧即位前曾跟随刘彧,他风度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处事稳重,但又胆小怕事。刘彧很看重他,病重时,将他从吴郡太守任上急召回京。二人见面后,刘彧流泪说道:“吾已近危笃,故召卿入,欲使卿著黄罗。”所谓黄罗,即乳母之服,刘彧借此言托孤之意。褚渊闻言,忙下拜领命。刘彧曾与褚渊商讨诛建安王刘休仁之事,褚渊以为不可,刘彧很生气,斥责他说:“卿痴人!不足以计事!”褚渊见刘彧动怒,很害怕,不敢再劝,连忙同意诛杀刘休仁,刘彧才高兴起来。后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尚书令袁粲为人正直,性情恬静,不慕功名权力,刘彧对他极为信任,也准备托孤于他。

四月,刘彧病危之际,下诏以十八弟桂阳王刘休范为司空,尚书右仆射褚渊为护军将军,中将军刘缅加右仆射,并诏楮渊、刘缅、袁粲、蔡兴宗、沈攸之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褚渊平常与萧道成很好,又向刘彧推荐,于是又任萧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与袁粲等共掌机事。

任命好顾命大臣的当天晚上,刘彧逝世,终年34岁。葬于高宁陵,庙号“太宗”,谥曰“明皇帝”。

第一时间更新《中国皇帝全传》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此人非君子

薄荷迷

穿堂惊掠琵琶声

高台树色

恐怖分子

马伊·舍瓦尔

替身

西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