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凸显非你莫属的表达魅力:

我们的每一个动作、神情,甚至每一个词句都展现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和风格。当我们在演讲台上、宴会上、面试中、谈判桌上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掌握了高超的说话艺术而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自信和满足。这就是擅长影响他人的人所具备的特征——他们说的每个词、每句话都带着自己的风格,形象鲜明地准确抵达对方的耳朵里,对方因此被深深地吸引。

声音是你讲话内容的载体,你的声音反映出你的感觉、你的心情和现在的状态,是你说话中强有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说话高手总是善于树立自己的说话风格,他们的声音与众不同、语调生动有趣、举止恰到好处……凡是与他们有关的东西都能够体现出他们的特色。对说话高手而言,只有这些风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为了拥有自己的说话风格,你需要进行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训练。

当我们与听众交流思想的时候,要使用许多发音组织和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们会做出这样的动作:耸肩、挥动手臂、皱眉、提高音量、改变高低调门和音调,并且依据场合与题材变换语速,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需要注意的是,我所强调的是声音的效果而不是声音的产生,即物理品质。那些东西已经无法改变,而声音的效果则受到说话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这就是我强调说话者必须要热情的原因之一。因此,你需要一开口就与众不同。

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幼时的纯真和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一定的、为我们所习惯的沟通模式中去。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说话越来越没有生气。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越来越不会使用手势,并且不再抑扬顿挫地提高或放低声音。总之,我们正在逐渐失去我们真正交谈时的那种鲜活和自然,我们失去了那个独特、富有个性的自我。

生活中我们会有太多不正确的习惯需要改正,比如,我们也许已经养成了说话太快或太慢的习惯;我们的用词一不小心就会非常散乱。我经常强调,你在说话的时候要自然,也许你会误以为可以胡乱地遣词造句,或以单调无聊的方式表达——只要你做到了自然。其实不然。我要求大家讲话自然,是要你把自己的意念完整地用词语表达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话高手绝不会认为自己无法再增加词汇,无法再运用想象和措辞,无法变化表达的形式和增强表达的效果。这些都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人们所乐于去做的。

对于迫切想要学会说话技巧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会塑造自己的讲话风格,你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音量及音调的变化和说话速度,这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照做:把你说的话录下来,也可以请朋友给你指出来,当然,如果能让专家来给你指导的话则会更好。不过,这些都是没有说话对象的练习,跟实际说话完全不同。一旦站在人们面前,你就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讲话之中,以引起对方的共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一天,我闲逛进了海德公园,走到了大理石拱门附近——我知道经常有各式各样的人在那里谈论关于各种宗教信仰和政治的话题,并且想听听他们的谈话。当时我看到一位天主教徒正向人们解释教皇无谬论,之后又听了一位社会主义者对卡尔·马克思的意见。最后,我还听了一个男人关于多妻制的高论。

我注意到在这三位主讲人周围的听众人数的变化。一开始,那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听众最多,但是到后来,他的听众越来越少,而围绕在另外两个演讲者周围的人却越来越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难道是因为话题的原因吗?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发现,那位多妻制的鼓吹者自己好像对讨三四个老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的语调听起来也一点都不高兴,人们因此觉得他讲得很枯燥无味;那两位拥有完全对立观点的天主教徒和社会主义者,却都沉浸在自己的演讲当中——他们情绪高昂,并且挥动着手臂,声音高亢而充满信念,散发着热情和生气,这种热情感染了人们。原来,正是演讲者不同的态度和语调引起了听众人数的变化。

语调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和声调的变化结合,它表达了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在说话的时候,你需要让语调来表现出比你说话的具体内容更多的信息,或者说,语调实际上也是你说话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当你的话听起来很真诚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对对方说:“我所想的就是我所说的,我所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我这样做实际上是对你的尊重。”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会更加相信你所说的话。

我相信你也听过类似于这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讲话,他们的语调平淡、生硬,没有激情,他们对自己所讲的题目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好像在有气无力地念书稿一样。这样的说话方式能吸引你吗?当然不能。

为什么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很有吸引力的,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呢?实际上,语调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语调就像说话者的表情一样,向对方传达着某种言外之意的感染力。当你听到一个人的电话的时候,如果他的语气热烈,那么你即使没有见到他,也可以判断出他很高兴;但是如果他的语气很平淡,那么即使他告诉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你也会认为这没什么好高兴的。

懂得说话的人,不仅会塑造自己的个性声音,使其悦耳动听,而且他们的语气和语调也很有感染力,总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对方的共鸣。据说,一个意大利演员用悲怆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听的人居然被感动得凄然泪下,而一位中国艺术家朗诵菜谱则像诗歌一样动听。又比如,普普通通的一个语气词——啊,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分别表达“我明白了”、“没听清”、“惊讶”、“终于知道了”等诸多含义——这正是语调使得你的说话变得声情并茂。

很多人存在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语调和嗓音一样,都是天生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调存在着问题。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不当的声音会让对方很麻木,并同时失去对说话内容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你说话的内容,而有语调的声音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我们走入了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寻找说话的内容,但是最终搞砸我们的却是我们的语调。拿起听筒,听到一个“喂”字,无须再多说什么,从这一个字里,我们就已经知道男朋友是不是还对我们拥有火一般的激情、母亲是不是没有睡好觉、好友是不是已经顺利通过了考试……如此众多的信息,都在这么一个声音的变化——语调中。

“嗓音是身体的音乐,语调是灵魂的音乐”,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悲伤的时候,语调是苍白空洞的;一夜狂欢之后,我们的语调变得有气无力;一个星期的海边度假,又可以让我们的语调重新恢复活力和弹性。

你注意到你声音的语调了吗?是慷慨激昂的,还是抑扬顿挫的?或者是平和舒缓的?选择合适的场合运用好你的语调,可以让你的声音同样表达出丰富的表情。

其次,你要选择好自己的说话声音——这完全取决于你的个性、场合以及你所要表达的感情。通常情况下,你的发音要做到清脆而洪亮。说话清晰才显得有自信心、目的性明确和善于表达,这会给对方泰然自若的感觉。在公众场合,如果别人的谈话正处在争论不休的阶段,你站起来说一句话,语句简短、声音洪亮,则会产生震撼人心的作用。

如何控制你说话的音量呢?你讲话时的声音能够让大家都听到吗——我指的是你的声音足够大而且清晰。如果你所处的场合是两三个人的促膝而谈,那么在这种谈话中你可能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如果此时你的音量过大的话,反而会使人以为你在跟人争吵。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成百上千个听众,比如站在广场上发表演讲时,你则应该尽量让更多的人听到。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听到的话,他们就会忽略你所说的内容,而不是提醒你大声讲或者重新讲述。因此,你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调整你的音量。

注意重音的变化会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你需要强调某一个重点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在某个重要的地方提高音量,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当然,有的时候适当地降低音量也能使你达到这个目的。你要记住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音量的变化都可以使你突出重点。

我们看一下林肯是如何巧妙利用重音的变化为自己解围的。

有一次,林肯正低着头擦自己的靴子,恰巧被一位外国外交官看见了,他嘲讽林肯说:

“总统先生,你经常给自己擦靴子吗?”

“是的,”林肯答道,“你经常给谁擦靴子?”

林肯的这句话巧妙地转移了对方的重音,使自己脱离了被嘲讽的境地,并置对方于尴尬的处境。如果你能巧妙转移别人的说话重音也能营造出一种幽默感,化解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声音的变化可以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声音的高低会影响到听者的情绪。如果你一直采用高音来说话,有谁愿意听这样尖锐的声音呢?而且,当你普遍地使用高音的时候,你的声音会显得过于单调。因此,你必须在音高上有所变化,这样能够使你的声音悦耳而且更有活力。与调节音量一样,当你要阐明某个观点时,变音也会使你更加积极地传达信息。你可以采取略高或略低的声音来表示你对某个观点的重视程度。

我们平时与人交谈时,声音会高低起伏不断变化,就像大海不断起伏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能使人感到愉快,而且它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然而,当我们开始某种正式的讲话时,我们的声音却变得枯燥、平淡而单调,就像一片沙漠一样。当你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的状况时,就要停下来反省了。

对于说话和声音的掌控,我们需要以下几点。

第一,你必须使对方感觉到,你对你所讲的内容是非常自信的。当你的声音颤抖或者犹豫的时候,对方会以为你对所说的没有把握。如果连你自己都对你所说的没有把握的话,怎么要求对方对它产生兴趣呢?

第二,不要使你的话听起来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过低或者不清晰,听起来同样让人觉得你不确定。你可能本来就不打算让对方听到你的这些话,但是他们模糊地听到了,却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他们就会产生怀疑,猜测你正在说一些对他们不利的东西。

第三,如果你的牙齿紧紧靠合,或者更加糟糕些,你的双唇像腹语者一样紧闭不动,那么毫无疑问,你正在用鼻音说话。用鼻音说话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音含糊不清。这样对方会以为你在抱怨,而你则会显得恹恹而无生气,非常消极。

第四,如果你的声音像飞机降落时候的制动声,对方会感到你十分可厌,因此不去听你讲话。过高的声音会使你的讲话具有攻击性,他们会以为你正处在一种压倒、胁迫他们的立场,而这不是他们所愿意的。所以,当你喊着要大家听你的话的时候,没有人会愿意听从你的意见。

第五,你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当到了一句话的结尾或者关键的地方,你的声音慢慢地低下去,最后就没有了。这样会使句子听起来不完整。你要相信,对方不会愿意去猜测你后面到底讲了什么东西。

第六,要想声音娓娓动听,最好不要夹杂地方口音。当然,如果你确实要用的话,你必须运用某种方法进行强调,而不要让人们以为你的发音不标准。

第七,无论你的意图如何,它最终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因此,如果你的声音里含有傲慢、蔑视或者其他消极的情感因素的话,你就会伤害听你讲话的人,或给别人不受尊重的感觉。

当你处于一种消极状态的时候,如果你将它掺杂到你的声音中,人们会把它想象得比真实情况要糟糕得多,转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你稍微的挫折感可能被理解为歇斯底里,而你的失望可能被理解为绝望。因此,你必须在你的语调中显示出你调整后的感情来,这样才能以积极的方式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卡耐基提醒

声音是你与听众交流的工具,你需要彻底掌握好它。请修饰好它,让它富有变化,充满感情。

如果想要在辩论中取胜,你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的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话语,以使它更有分量,使人们更加相信你。而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如果你稍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律师之所以能言善辩,正是因为经常用到它。

通常我们所用到的修辞有如下几种,我在这里进行简略的说明。

1.比喻:

“天国就像酵母,人们把它放到玉米粉里面,它就会全部发酵完毕

……”

“天国就像寻找珍珠的商人……”

“天国就像撒入大海中的网……”

“天国”可能不是人们所熟悉的,而酵母、商人、网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东西。正是运用了这些精彩而贴切的比喻,才帮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这些话正是在解释“天国”时,采用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人们熟悉的东西来说明他们不熟悉的东西。

比喻之所以更为人所接受、更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就在于运用两者类似的地方进行比较,就更加容易让人明白。

2.夸张:

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强调某一点,适当地运用一些夸张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你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这么去做?当你想要对方快一点的时候,你可能会对他说:“希望你弄完的时候,我还不至于变成‘木乃伊’!”你和对方都知道,你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不成“木乃伊”,但是你却很明显地夸大了事实。

实际上,这种修辞方法就在于刺激别人的神经,让别人考虑到你所认为的对方的某种做法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你也许会说:“你这样做,就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他肯定也知道你说这话的意思。

3.反复:

以相同的节奏重复同一个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就叫作反复。

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在于,你不仅能够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从而让他们知道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而且能够将你的主要思想与整个演讲融为一体。

比如,一个演说家在谈论某个部门的时候说:

“这个系统,它有着糟糕的公众服务,雇员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工厂。”

“这个系统,它有着一个好管闲事的缺点,每时每刻都准备插手你的商业事务和私人生活。”

“这个系统,它吞噬了整个国家将近一半的财政预算。”

通过这种反复的修辞方法,这位演说家让听众相信了这个部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急需改革了。

4.引用:

我们常用“引经据典”的修辞方法来加强说服力,实际上,这种修辞方法是我们最常用到的。我就经常在本书里大量地引用著名演说家(比如林肯)和学员的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事实证明,这样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时候,我们并不打算引用一个冗长的故事,而只选择了某人说过的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有时候引用一句古话(比如中国的古话)或俗语来说明我们的观点,这样也非常有效。引用不仅简单有效,而且会使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5.反问:

当你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一方面,你认为事实明明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你可能并不需要听众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可能会说:“难道不是这样吗?”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反问。反问的修辞方法只是为了吸引听众对你的问题的注意,它常常被用在结论和过渡中。

但是,反问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让我们看一则故事。

有一次,伟大的拿破仑骄傲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知道吗?你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问拿破仑为什么这么说。

拿破仑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

布里昂明白后,不甘示弱地对拿破仑说:“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拿破仑没有答上来,他赞扬布里昂说:“问得好!”

你明白这段对话的奥妙吗?拿破仑的意思是,因为布里昂是他的秘书,所以会扬名。但是,布里昂却表示自己不愿意靠别人出名,所以反问了拿破仑这么一句话。他问拿破仑那句话的意思是,伟大人物的秘书不一定就会出名。但是,因为拿破仑是他的主帅,他不能直接反驳拿破仑的观点,所以用反问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反问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正如拿破仑的这位秘书一样,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举出例证反问之,这样比正面辩论要有更大的说服力。

6.对比:

对比是指同时列出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对比确实能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话变得精彩,使你变得很雄辩。我们先看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

“那是最美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在我们前面,堆积如山,也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奔向天堂,也全都走向地狱……”

听起来如何?是不是很打动人?你也很希望如此优美、能说服人的句子出现在你的话里吧!不用去管为什么这种修辞方法会出现这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可以留给语言学家或心理学家去解答,你只要知道它有用并尽量去用就行了。

你在鼓励大家尽快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说:“让我们停止空谈,开始行动。”而当你在提醒大家不要浪费粮食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现在的确吃得很饱,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正在挨饿的人。”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例子,你可以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7.排比:

“我们在此坚决地表示:要让他们的死有价值;要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让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这是林肯在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中的最后部分,林肯在此运用了排比。这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话变得生动和有气势起来,从而对听众产生了非常大的感染力。

排比就是将2个或2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织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对于任何话题来说都适用——可以在说理时可以使其条理分明,抒情时可使其节奏和谐,感情洋溢。

总之,运用排比可以让你的话琅琅上口,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卡耐基提醒

修辞,使你的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掌握了以上这些修辞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操控语言这门艺术。

非语言信息所传达出的信息比语言本身更富有内涵。柯恩登在为林肯写传记时,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他:

“林肯更加喜欢用脑袋来做姿势,他会经常甩动头部。当他想要强调某个观点的时候,这种动作特别明显。有时,这种动作会戛然而止……随着演讲的进行,他的动作会越来越随意,最后趋于完美。他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然感和特点,这使得他变得很高贵。他瞧不起虚荣、炫耀和做作……有时为了表示喜悦,他会高举双手大约成50度,手掌向上,看起来好像要拥抱那种情绪。当他想表现厌恶时——比如对黑奴制度——他就会举高双臂、握紧拳头,在空中挥舞,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感。这是他最有效的手势,表现了他最坚定的决心,看起来他好像要把这些东西扯下来烧了一样。他总是站得很规矩,双脚并齐,绝不会一脚前一脚后,也绝不会扶在什么东西上面。在整个演讲中,他的姿态和神态只有稍微的变化。他也绝不乱喊乱叫,不会在台上走动。为了使双臂轻松,他有时也会用左手抓住衣领、拇指向上,而只用右手来做手势。”

林肯的肢体语言所呈现出的信息是如此丰富,圣·高等斯还根据林肯演讲时的一种姿态为他雕塑了一座雕像,立在林肯公园内。当然,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模仿林肯的姿势,但是你一定需要注意你的姿势。

你的体态,包括你的表情、姿态和手势所传达出的信息构成了你的肢体语言。这种信息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和说服效果,成为你个性魅力的展示,并作为你独特的形象深入人心。

你需要更加完善和丰富你的体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来做。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具有极其丰富的含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就是心灵的外观,你的所有情绪都写在你的脸上——如果你不是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的话。无论如何,你可以而且往往会通过表情传达更多的信息。

表情有喜怒哀乐,但是对说话的人来说,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表情是微笑,它是拉近你和对方距离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有更多的表情,这要看你的说话内容而定了。

2.身体姿势。

如果你必须面对对方坐下时,你就必须注意坐姿。不要四处张望,那非常像是一只动物在找一处可以躺下来过夜的地方,而不是对与对方谈话更加有兴趣。

在你坐下来的时候,不要玩弄衣服或别的什么东西,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而且这样会使人觉得你不够稳重、没有自制力。所以,你必须保持静止状态,控制自己的身体。

当你准备讲话的时候,不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挺起你的胸膛,显出你很有自信的样子。不要等到面对听众时才这么做,你平时就需要这么做。

罗瑟·古里柯在《高效率的生活》一书中说,现在,10个人中都找不出一个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的人。可见,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身体姿态对于说话的重要性。他建议我们平时就要注意这方面的练习,在说话的时候更要“让自己的脖子紧紧贴住衣领”。

3.手势。

手势语言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沟通工具,手势语言是运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使用的范围很广,便捷、灵活、变化多样,不仅能辅助有声语言,甚至有时还可以替代有声语言。正因为此,有人称手势语言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手势是最自由和最强有力的体态语,也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往往也最容易犯错误。我将重点讲述手势语,主要讲当你站着讲话时的手势。

那么在讲话时,你应该如何利用好你的双手呢?在你开始讲话的时候,最好忘记自己的手,你不用担心会失去它。它们会很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那是最好的一种姿态。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你会记得用它们来做出恰当的手势。

大多数人也许会保持这么一种姿势,他们要么把手放在背后,或者插入口袋里,或者放在桌子上,因为这样做能减少你的紧张感。这时,你更没有必要在乎它。许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即使伟大如罗斯福总统有时也会这么做,好像这种姿势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似的。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曾经依照教科书里面所说的东西来教授我的学员,让他们学会如何采用姿势。我只是照搬老师灌输给我的那些理论,从而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我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上演讲课的情形。

老师叫我把手臂轻轻地垂在身体的两边,手掌朝后,所有的手指蜷曲成一半,大拇指碰着大腿。然后,我举起手臂,画出一道弧线,以便让手腕优雅地转动。接着,我再张开食指,然后张开中指,最后是小指。当我全部完成这套看起来相当完美的动作后,手臂还要回到刚才的那道弧线,再放到身体两侧。

实际上,这套生硬的动作在我讲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用处,而我却用它来教我的学员。有一次,我看到20个人同时在做这样的姿势,他们都像打字机一样机械地做着动作,显得十分可笑。其实,从来没有一套标准的手势是适合所有说话者的,除了一些经验之外。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并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兴趣来培养的。唯一有价值的手势,就是你天生学会的那一种。

手势完全不同于衣服,衣服可以穿上换下,而手势却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大笑、腹痛、晕船一样。一个人的手势,是属于他个人的东西。

在讲话的时候,政治家布莱安经常会伸出一只手,把手掌摊开;格雷斯顿则经常拍桌子或者踏地板,发出很大的声响;罗斯伯利则会高举右臂,然后用力向下挥动。这些演说家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都使他们的姿势强而有力、出于自然。自然和有活力正是行动的最佳表现。我们既不能邯郸学步——身材高大、动作缓慢的林肯不能用短小精悍、动作敏捷的道格拉斯的手势,也不能刻意地让自己做出某种姿势。

多年前,我有幸听到了吉普希·史密斯的传道——他曾使几千人信奉了基督。他使用的手势很自然,一点都不做作。只要你练习运用这些原则,你就会发现,你也是用这种方式在做出你的手势。我无法举出任何法则好让你去遵守,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讲话者的气质、他的热情和个性、他准备的情况,以及讲话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的情况。

既然如此,我们只要随心所欲地发挥就好了,只有那些你内心当中的冲动和欲望才是最值得信任的,这些东西给你的指导最重要。

但是你还是需要注意

下面几点,以更好地提升你说话的力度,塑造你完美的形象。

(1)不要过多地重复同一种手势,那将会让你给人枯燥的印象。

(2)不要用肘部做短而急促的动作,由肩部发出的动作看起来要好很多。

(3)手势不要结束得太快。

(4)你的体态会影响到对方对你的判断,因此,请尽量使用积极的体态。

(5)最自然的姿态就是最正确的,注意不要使用做作的姿态或表情。

(6)愉快的面部表情使你看起来诚实而友好。

卡耐基提醒

身体语言具备超强的领导力。人有一半信息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的。在当众讲话的时候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让肢体语言传达出有效的信息。

别人的风格始终不能完美地在我们身上呈现出来,这是我们必须要谨记的一点。我们总是羡慕某些演说家,因为他们把表演融入了演讲,毫无困难地表达自己,并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个人独特的、富有魅力的方式,说出心里想说的话。在这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时的态度,要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回事,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在一次公开演奏会上,我坐在一位年轻小姐的旁边。当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演奏肖邦的一首舞曲时,她也正在看曲谱。令她困惑不解的是,帕德列夫斯基的手指在钢琴上弹奏的音符,与她弹奏这支舞曲时完全一样,然而她的表现远不如帕德列夫斯基那样令人入迷,那样美得。

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于音符,而是演奏的方式。正是帕德列夫斯基在演奏时融入进去的感觉、艺术才能以及他的个性,构成了天才和凡人之间的天壤之别。同样,当俄国绘画大师布鲁洛夫为他的一个学生的习作做了一点修改之后,这位学生惊奇地看着这幅图画,大叫道:“呀!你才改了那么一小点,可是它整个都不一样了!”布鲁洛夫说:“真正的艺术,就在于一小点改动。”

说话与绘画、演奏钢琴都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人和你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也没有一个人有着与你完全相同的思想和想法,很少有人能像你那样谈话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你独特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演讲者,这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抓住它,珍惜它,并努力发挥它,它将会让你的演讲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你个性中唯一而且真实的凭证”。请记住,千万别把自己装进模子里,抹杀了自己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些成功的演说大师都把自己独特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因而显得与众不同,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有人认为:“你说什么,绝对不比你怎么说更重要。”说话的重要因素,不仅包括字句,还有说话者的态度。良好的说话态度,可以让很简单的事情产生长远的影响。例如,在演讲比赛中,获胜者往往不是那些演讲题材最好的人,而是演讲态度最佳的人,因为这种态度有助于他们把演讲题材发挥到最佳的效果。而一个不成功的演讲往往是因为演讲者本人的态度造成的。

我将通过下面的这个例子来阐述我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英国政治家爱德蒙·伯克的演讲稿,不论是从逻辑、说理,还是从文章结构上来看,都是极佳的作品,即使到了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专院校仍把他的演讲稿当作演讲的经典范本。

但你也许想象不到的是,伯克本人却是一位失败的演讲者,他并不具备表达他这些杰出作品的能力,而且也不能让他的演讲产生吸引力和震撼力。他曾被戏称为英国下议院的“晚餐铃”,因为只要他一站起来讲话,其他议员就会咳嗽或打牌,或者就是睡觉,甚至是成群结队地走出会议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演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演讲者的态度,和演讲稿无关。所以,一定要注意你的说话态度。

你与人说话的态度要让他们感觉到如同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亲切。你也许会进展得很顺利,最后你也实际地向听众解答了这个问题。例如你可以在谈话当中这样说:“各位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你这样说有没有什么证据?当然,我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我现在向各位做如下说明……”接下来你应该回答你想象中提出来的这个问题。这样就显得十分自然,有利于打破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单调局面,你的演讲也会显得直接而愉快,更像和朋友在聊家常。

如果你做了一次公开演讲之后,听众们怀疑你是否受过当众说话的训练,那你可就丢了你老师的面子,尤其是训练班老师的面子。我们希望你能用轻松自然的态度讲话,让听众做梦也想不到你竟接受过“正式”的训练。这就好像一扇好窗户,它本身并不会引人注目,它只是默默地让光线射进房间。好的演说家也正是如此,他自然而毫无夸饰,听众不会留意他的神态,只感知到了他演讲的题材。

卡耐基提醒

能够感动自己、说服自己、使自己快乐的演讲远比那些职业演讲家的演讲效果要更好。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你以积极、阳光的态度来对待你的演讲。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在众多演讲成功的案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演讲者的激情。只要演讲者保持旺盛的精力就会点燃现场的气氛,让自己会变得很有吸引力和号召力。因此,我在聘请演讲班的演讲者和指导老师时,首先会要求他们充满活力,另外还需要具备活泼、热忱等美德。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容易被精力旺盛的演讲者所吸引,喜欢聚集在他们身边,就好像饥饿的小鸟总是喜欢聚集在秋天里的麦田中寻找食物。

当一个人受到自己的情绪影响时,他真正的自我就会浮出表面。一个人的感情投入,无论他的真诚、热情,还是高亢激昂,可以帮助你完成你想做的一切。热烈的情绪将有助于你摧毁一切障碍。在感情的催动下,你的行为举止也将出于自然,演讲也将出于自然,因此你在讲台上的表现也就更为自然、更加流畅了。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它似乎有点含糊,也不很准确,而一般人都希望得到简单易行的建议,或者是更明确一些的建议,就好像是汽车驾驶手册那样的建议。我当然也希望能做到这样。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做起来就会容易得多。那么,到底有没有这种忠告或规则呢?有,但它们没有任何作用,它们只会让你的演讲毫无生命力和趣味性。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浪费了很多精力去练习这些规则,所以我很清楚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规则不会出现在我这本书中,因为乔治·贝林斯说过:“知道了这么多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

我有幸聆听了奥立佛·罗基爵士的演讲。他用自己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思考、研究所得出的成果,作为他的演讲题目——《原子与世界》。这些已经成为他心灵、思想与生命的一部分,他觉得有一些非说不可的东西,所以他根本不担心什么,他早就忘了自己这是在演讲。奥立佛·罗基爵士只关心他所要告诉听众有关原子的事情。他满腔热血沸腾,一心想让我们看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他的演讲明确、流畅,而且感情丰富。

结果,他做了一场超凡脱俗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了听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全心全意地投入演讲,然而,我相信他自己并没有这样想,听他演讲的人也没有把他当作“公众演讲家”。

那么,你是否也想成为这种富有活力的演讲者呢?也许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来做了。下面我将告诉你获得成功的这3个妙方,它将会帮助你散发出自己的热情和激情,牢牢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1.对自己的题目要有深刻的感受。

在前面我也一再强调,对自己的演讲题目要有深刻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对自己的演讲题目并没有特别的偏爱,那就别想让听众相信你。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这个题目有实际接触和经验,对它充满了热情,或者是你已经对它做过深入思考,有自己的关注,那么你就会满腔热情,不愁演讲时没有热情了。

我至今还记得20多年前的一场演讲,因为演讲者的热忱而形成的说服力现在还鲜明地呈现在我眼前,我认为至今还没有一场演讲比它更精彩的。我听过很多令人心服的演讲,可是这个被我称为“兰花和山胡桃木灰”的演讲实例,却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纯粹以热忱战胜常识的绝好例证。

那时演讲的情况是这样的。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的一位非常优秀的销售员,提出了一个有违常理的观点,说他已经能够使“兰花”在既无花种又无草根的情况下生长。因为他有一次曾将山胡桃木灰撒在新耕过的地里,然后兰花长出来了!所以他坚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才是长出兰花草的原因。

在评论时,我向他温和地指出,如果他这种非凡的发现属于事实的话,他将在一夜之间暴富,因为兰花的种子价值高昂,而且这项发现还将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事实上,没有哪个人曾完成了或有能力完成从无机物中培植出生命的奇迹。

这个错误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反驳,所以我平静地告诉了他这些。其他学员也这么看这一问题,但唯独他自己不赞同。他想都没有想,立刻站起来告诉我说他绝对没有错。他对自己的发现极其热衷,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还大声说他只是陈述了他自己的经验而已,然后他继续往下说,并扩大了原先的论述,又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资料,举出了更多的证据。从他的声音中,我们看到了完完全全的真诚。

我只好再次告诉他,他不可能是正确的,而且这种可能性是零,但是他马上又站了起来,说要和我赌5美元,并让农业部来解答这件事。

你猜想这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好几个学员竟然开始相信他的发现,还有许多人开始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我相信如果进行一次表决的话,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同意我的观点。我问那些改变主意的人,为什么他们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观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那位演讲者的热忱和确信改变了他们的观点,使他们对自己的常识产生了怀疑。

于是,我只好给农业部写了一封信。我告诉他们说,向他们询问这样幼稚的问题我感到很不好意思。结果他们肯定了我的答案,说不播种而想使兰花或其他东西从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来,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在回信中还说收到了另一封同样的信,原来那位销售员确实很相信他自己的发现,因此也给农业部写了一封信。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启发,如果演讲者真的确信某件事,并充满热情地谈论它,便能让人们相信,即使你宣称自己能从尘土和灰烬中培植出兰花,也没有关系。既然这样,如果我们归纳、整理出来的东西是正确的常识和真理,那该会多么令人信服啊!

演讲者几乎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引起听众的兴趣。其实,要让人们对你演讲的题目感兴趣,方法很简单,只要激发你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愁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了。

2.要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描述。

你将自己的感受描述得越清楚,你就越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但是,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着某种切身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的讲述更加明确,表达也更有效果,而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表述,则不能给听众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当众说话时,你可以根据自己倾注于谈话中的热心程度,来表现自己的热忱与兴趣。千万不要抑制自己,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阀门,要让听众们知道,你对自己谈论的题目有多热忱,他们的注意力便会被你吸引。

3.假装或者真心表现出内心的热情。

让听众感受到你谈这件事的强烈愿望,能为你创造奇迹,哪怕这件事情是假装出来的,听众总是容易被你内心的热忱所感染。要知道,调动听众的情绪完全取决于你自身,所以,当你走上演讲台时,要充满企盼的神态,而不要像一个登上绞刑架的犯人。

在演讲之前,你可以再深吸一口气。不要靠着讲桌,抬起头,告诉你自己:“我现在就要给听众讲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在这种提示下,你全身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地让他们知道这一点。

卡耐基提醒

如果你表现出热情,你就会感受到热情。

第一时间更新《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相处的艺术》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单挑

伊坂幸太郎

旋转门

蔡骏

终点站

森村诚一

他来时有曙光

陌言川

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